10月22日,两岸大湾区产业联盟三明分部在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圆满举行了挂牌仪式,福建省三明市政协副陈欣与福州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两岸大湾区产业联盟总召集人陈承茂共同为两岸大湾区产业联盟三明分部成立隆重揭牌,此举标志着两岸大湾区区域合作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也预示着两岸经济合作与交流将迎来新的里程碑。两岸大湾区产业联盟三明分部的成立,不仅是一个新的开始,更是共同为两岸大湾区发展贡献力量的重要契机。借助这一平台的影响力,能吸引更多两岸企业投资三明,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也为两岸人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创新。
福建省三明市政协副陈欣在成立仪式上致辞表示,三明作为福建省老工业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把握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这一重大机遇,加快主导产业转型提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此外,三明先后推动京闽科技合作、沪明对口合作、山海协作落地深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两岸大湾区产业联盟三明分部的揭牌设立,将进一步助力两岸在产业、科创、人才等领域互联互通,吸引更多企业、资本、人才集群集聚,为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
三明分部作为两岸大湾区产业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推动两岸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福州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两岸大湾区产业联盟总召集人陈承茂出席本次揭牌仪式并致辞。他表示,两岸大湾区产业联盟将在两岸大湾区产业融合发展上积极探索,奋勇前进。同时,聚焦三明市的特色产业和优势资源,充分发挥联盟的平台优势,加强与联盟各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共同探索两岸产业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积极引进台资、台企、台湾技术和台湾人才,为三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两岸大湾区产业联盟三明分部成立,无疑将为两岸企业在三明投资合作搭建一座桥梁,共同促进繁荣。”两岸大湾区产业联盟三明分部主任郑西钧表示:“两岸大湾区产业联盟三明分部将肩负推进两岸大湾区产业联盟城市链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共同繁荣,增强三明产业竞争力。该分部将建立一个集信息交流、技术协作、资源共享的平台,助力本地及联盟企业发展。未来我们有信心将分部打造成为三明两岸经贸合作的重要枢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及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注入更为强劲的企业动力。”
三明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工业重镇,为的工业化进程书写了辉煌的篇章。而今,新兴产业与绿色动能正加速汇聚。三明市招商局吴皓在成立仪式上为来宾推介了三明的招商引资政策及服务。三明重点构建了钢铁与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文旅康养、竹木产业、沙县小吃等共计11条市级特色产业链及22条县域重点产业链,这些产业链的蓬勃兴起,不仅为三明经济注入了强劲的新动力,更为市民创造了丰富的就业机会。未来,三明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依托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全面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精心培育更多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两岸大湾区作为连接两岸的关键区域,享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禀赋。两岸大湾区产业联盟秘书长陈椿茂在活动上给各位来宾介绍了联盟的总体情况,他表示:“两岸大湾区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它更是文化、科技、金融等多方面交流融合的平台。只有通过加强两岸大湾区的合作,我们才能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加入两岸大湾区产业联盟,共同为两岸大湾区的建设助力。”
此外,陈椿茂秘书长公布了“新质生产力”品牌企业最终评定结果,台湾鸿太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东南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格瑞诗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香港北大资源(控股)有限公司、福州星禹鼎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荣获两岸大湾区产业联盟“新质生产力”品牌企业称号。这一评定结果不仅体现了企业在各自领域的卓越表现,也展示了两岸大湾区产业联盟在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活动最后,福州海峡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两岸大湾区产业联盟总召集人陈承茂为新质生产力企业颁发荣誉奖牌。
在两岸交流合作中,三明市扮演重要角色,两岸大湾区产业联盟三明分部作为连接两岸经济的重要节点之一,双方强强联手,发挥其独特优势,吸引更多的投资,促进产业升级,促进两岸经济的交流与合作,为两岸人民谋福祉。
循着这样的基本逻辑理解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领会省委三争行动和市委四领一促工作,牵牛鼻子就是要抓高质量发展。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三明尤溪...
罗氏虾被称为虾中贵族,在中国餐桌上价格可不便宜,一斤动辄几十到上百元。 此时却在越南湄公河,这种美味却成了令人头疼的入侵物种,数量庞大到即...
经过雨污分流改造后,潞州区东华门街路面平整、焕然一新,环卫工人正在清扫路面碎石与施工垃圾,为市民营造干净整洁的出行环境。 原先东华门街路面...
都说秋风吹,蟹脚痒,但准确来说,螃蟹真正肥起来,还得是重阳过后。 这不,重阳节过去没多久,马鞍山市当涂县乌溪镇七房村的螃蟹养殖户方根虎就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