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9-07 13:02 浏览次数:
8月27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论坛在福建三明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和三明学院等革命老区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红色资源与革命精神挖掘、革命老区高校特色化发展、产教融合推动革命老区产业振兴、革命老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革命老区创新改革高质量发展等专题深入研讨,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形成广泛共识,发起成立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联盟,发布《高校服务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倡议(三明倡议)》。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仕政,农业农村部区域协作促进司二级巡视员周建文,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副、省教育厅副厅长陈洪尧,三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炜琳,赣南师范大学委副刘民,井冈山大学副校长冷明,龙岩学院副校长邱龙新,嘉应学院副校长廖志成,延安大学委副吕达,陇东学院副校长弥宁,皖西学院委袁维海,信阳师范大学委副岳宗德,百色学院委副徐魁峰,湘南学院副校长王雪峰,湖北民族大学副校长,遵义师范学院委副周晶,临沂大学委王焕良,丽水学院副校长胡锋吉,三明学院委陈列平、校长张君诚和长治学院、黄冈师范学院代表等出席联盟成立大会。
冯仕政表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联盟的成立是关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关键举措。联盟将致力于成为培育时代新人的根据地、理论探索创新的迸发地和改革发展的策源地,通过跨学科、跨区域合作,总结提炼老区经验,提供接地气、能落地的解决方案,共同为革命老区全面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将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势,聚焦老区发展现实问题,推动理论创新、政策研究与实地实践相结合,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贡献力量。
陈洪尧表示,省教育工委将积极支持联盟建设,推动高校跨区域协同与资源整合,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希望联盟坚持正确方向,深化对思想的学阐释;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老区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开展实地调研,打造级智库;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和红色文化传承,助力长征文化公园建设,为革命老区全面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与力量。
张炜琳表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是亲自推动的战略,三明作为原苏区核心区,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如今正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当前三明处于发展关键阶段,亟需人才和智库支持,期待联盟高校深入研究和宣传三明,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老区路径建言献策。三明市将搭建多领域实践平台,促进研究成果与老区需求对接,推动更多成果落地和推广,助力老区振兴。
陈列平表示,三明学院将团结联盟高校以思想为指导,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强化协同研究、实践总结,推动经验集成、成果转化,用研究力量激活发展动能、用创新精神推动深化改革、用实干作风推动全面振兴,为革命老区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贡献高校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三明学院、赣南师范大学、井冈山大学、龙岩学院、嘉应学院、延安大学、陇东学院、皖西学院、信阳师范大学、黄冈师范学院、百色学院、湘南学院、湖北民族大学、遵义师范学院、长治学院、临沂大学、丽水学院等18所高校签署联盟协议,发起成立“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联盟”,并发出《高校服务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倡议(三明倡议)》,将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振兴人才、突破产业瓶颈、推广“三明经验”、汇聚资源优势、共建振兴生态等方面共同行动。同时,大会公布5项年度课题,涵盖海峡两岸乡村融合、老区深化改革等领域。
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论坛上,王焕良、袁维海、吕达、周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仝志辉、张君诚分别作《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 擦亮革命精神育人特色品牌》《红色铸魂 绿色赋能 聚力共绘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篇章》《聚焦服务意识和能力提升 建设校地融合发展示范校》《深耕红色沃土 培育“红心”青年》《永泰探索:县域乡村振兴咨询服务与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在地有为与秀外慧中——新时期老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发展新实践》主题报告。
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联盟是由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三明学院倡议,由18所高校共同发起,以服务全国革命老区为宗旨,聚焦老区改革发展的现实问题,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库引领和区域合作优势,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高校协同研究。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将进一步推动联盟高校常态化的跨区域研究合作,以高校担当促进老区振兴发展。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广场隆重举行。从抗日烽火中走来的中国人民大学在这一天,在广场骄傲地说出:“办的大学让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广场合唱团成员、新闻学院2023级本科生辛予溪说,“最令学子自豪的是,本次合唱的7首曲目中,有4首都是由各个时期的校友创作。当歌声跨过时空,在广场激荡,相信每一位人都会感到热血沸腾!”“今天能够站在广场上用歌声告慰先烈,倍感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