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常见问题

行业新闻 企业新闻 常见问题

武汉黄陂源泉村:一条鱼游出特色产业链适合淡

发布日期:2024-05-31 17:44 浏览次数:

  5月8日清晨,在武汉黄陂源泉村生态鮰鱼养殖基地里,成片的泉水鱼塘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工人们正忙着捕捞鮰鱼。

  当前,以甘泉为代表的一批武汉餐饮企业资本下乡,从消费需求端“点单”养鱼,既让爱吃鱼的市民继续“大饱口福”,亦成为一股产业兴乡的新力量。一条鱼在黄陂游出了一条特色产业链。

  “长江‘十年禁渔’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弥补天然鮰鱼资源稀缺的短板,实现餐饮经营可溯源优质鮰鱼供应链品质保证。”基地负责人甘泉年少进城从事餐饮行业,师从湖北省第四代鮰鱼大王孙昌弼大师,经过勤奋打拼,成功了打造餐饮连锁店自有品牌“鱼痴渔醉”和“鮰归”,并成为湖北鮰鱼文化非遗技艺第五代传承人。

  正在他寻找鮰鱼养殖资源时,黄陂区启动“陂商回归工程”,甘泉收到了蔡店街道党工委的投资邀约,希望在外做鮰鱼餐饮生意的他,回来经营源泉村一处因经营不善而荒废的渔场,带动村子产业发展。而甘泉的老家就在源泉村。

  回村考察投资时,甘泉发现老渔场内分散着大大小小的天然泉眼,不用引水也常年不干涸,水温一年四季都保持在18℃—22℃之间。“鮰鱼从幼苗长到3斤以上的成鱼,需要3年时间,养殖最大的难点,是鮰鱼不耐寒,普通鱼塘养殖无法解决越冬问题,而老渔场内的天然温泉,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

  市区餐厅解决了“原料鱼”的来源,源泉村老渔场也找到了改造方向。2021年,甘泉成立水韵天泉生态农业,开始了鮰鱼试养殖。如今基地每天为该市40余家专业经营鮰鱼的中高档餐厅供应活鱼。南京、南昌、襄阳等地经营鮰鱼的一批高档餐厅,10天左右会来基地起捕一次活鱼。

  长江禁捕前,甘泉经营的鮰鱼餐厅,原料鱼都是从四川、云南、广州等地进货,运输时间长,鮰鱼存活率低,经济损失不小。“3斤以下的鮰鱼武汉市场价要卖到98元左右一斤,而市民只爱吃鲜活的鮰鱼,死一条鮰鱼,就相当于损失好几百元。”

  自己养鮰鱼,首先要保证的就是汉产鮰鱼品质“不掉线”,食客用嘴巴投票,差一点的鮰鱼做出来的菜品味道,老食客们都能尝出来。

  试养殖期间,甘泉特地请来武汉市农科院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严格把控鮰鱼的全养殖流程。“而且基地的天然温泉四季不断,对鱼的品质和生长非常有利,泉水养鱼让鮰鱼没有土腥味,味道更加细腻肥美。”

  好水养好鱼,好鱼的“体重”也要严格把关。按照规格,优质鮰鱼一般分为3斤以下、3—5斤两个类别,5斤以上的鮰鱼脂肪层太厚,影响口感。在正式出水上市前,鮰鱼需要“瘦身”,脱脂、排酸,让肉质更加紧实。

  甘泉介绍,目前“泉水鮰鱼”十分受市场青睐,基地旗下连锁餐厅月均可销售鮰鱼3万—4万斤,“武汉市民一年大约要吃掉500万斤鮰鱼,‘泉水鮰鱼’的高品质,叠加鮰鱼菜制作品类的不断丰富,让市区经营鮰鱼的餐厅生意稳定。”

  从养到吃,“武汉泉水鮰鱼”打响名气的同时,也为周边乡村带来产业发展活力。源泉村以村集体入股方式,从去年起,每年参与水韵天泉生态农业的分红。村里10余名村民在基地稳定就业,基地包吃包住,人均年收入6万余元。基地还为村民提供各类临时性用工,有效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去年,我们基地长江名贵淡水鱼生态养殖产能达到120万斤,鮰鱼产量每年可达到100万斤以上,并通过自有品牌‘鱼痴渔醉’和‘鮰归’,以活鲜产品链接餐饮消费市场,已初步形成产业规模。”甘泉说,今年基地已与武汉市农科院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推进长江鮰鱼种苗孵化,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布局。

  目前,水韵天泉的鮰鱼养殖基地里拥有18个生态养殖池,养殖面积60余亩,同时建设有2000平方米鮰鱼文化体验中心,并在汉口北新华南生鲜市场设立经营门市,配备物流配送车辆7台,主营的“泉水生态鮰鱼”深受餐饮消费市场欢迎。2023年综合产能达到81.35万斤,实现综合销售收入2800余万元,实现利税300余万元。

  与此同时,甘泉和团队正以“鮰鱼两吃”预制菜品为嵌入点,链接市民家庭餐桌,开发液氮保鲜鮰鱼块产品。“与餐厅现做菜肴相比,还原度已高达90%以上,活鱼及液氮保鲜产品的销售范围覆盖省内多家餐饮头部企业,部分销往南京、常州、赣州等多个省外地区。”

  据甘泉介绍,水韵天泉正着力打造全市第一家长江鮰鱼全产业链闭环运营的精致渔业,二期项目正计划再投入3000万元,扩大厂房建设,将进一步提升鮰鱼液氮保鲜、包装加工的能力,预计今年底正式投产。“我们计划新建一处长江鮰鱼的精养殖基地,将采取全程控温,实现水温及环境温度恒温,利用低密度纯氧养殖方法提高水体氧饱和度,实现长江鮰鱼质量的精品化,可提供年50万斤以上的精养能力。”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文高表示,长江“十年禁渔”后,对于如何平衡好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对美味的向往,以“鮰归”为代表的餐饮企业,探索出一条从“育种创制+生产养殖+定向销售+餐饮消费+品牌打造+文化传承”的全新产业链模式,其中源泉村的鮰鱼特色产业发展道路就是很好的例子。市农业农村局将对武汉餐饮企业积极向前端延伸、助力乡村振兴,开展高品质、可溯源的“原料鱼”“生态蔬菜”等生产基地建设,予以政策扶持。(谢聪 柯蝶 陈雷)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