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6-19 12:57 浏览次数:
近年来,灵山县政府积极引导鱼苗养殖从传统的家庭养殖模式向标准化、规模化的生态鱼苗养殖产业化转变。南方电网广西钦州灵山供电局贯彻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部署,靠前服务,为鱼苗生态农业产业化赋能。
4月25日,该局党员服务队到广西灵山县佛子镇走访,了解该镇鱼苗生态农业产业化情况和用电需求,对该镇鱼苗养殖场的线路和用电设备开展常态巡视检查。
灵山县佛子镇的鱼苗产业主要集中在该镇灵东水库周边的元眼、桂山、泗州等村,现有鱼苗养殖场20多个,面积500多亩,主要发展繁殖有草鱼、鲤鱼、罗非鱼、禾花鲤等20多种名优水产品苗种,远销全国各省市。
从灵东水库的大坝往下望去,波光粼粼的鱼塘一个接着一个。沿着大坝一路前行,我们走进灵东水库旁的灵山县桂东水产孵化养殖场,老板周世良正和工人投喂鱼塘的鱼苗。
“鱼苗生产旺季是春季和夏季,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草鱼苗,已经孵化7天了,今晚将装车发往山东。到今年4月,已经外销鱼苗10亿多尾,营收80多万元。”桂东水产孵化养殖场老板周世良介绍。
在和周世良的聊天中我们了解到,他们很看好鱼苗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2013年,他在灵山县佛子镇投资300多万创建了占地72亩的桂东水产孵化养殖场,主要开展四大家鱼、桂花鱼、禾花鱼的养殖孵化。
几百万的投资不是小数目。一开始,周世良也很忐忑。他告诉我们,鱼苗孵化除了水质要好,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必不可少。鱼苗孵化离不开制氧泵,如果断电超过60分钟,鱼苗就会缺氧死亡。
“优质的山泉水和稳定的电力供应,是我们孵化率不断得到提升的诀窍。养殖场的用电安全又可靠,我们很放心。”谈起供电服务,桂东水产孵化养殖场老板周世良赞不绝口。
得益于优质的供电服务和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桂东水产孵化养殖场不断革新鱼苗孵化技术,孵化率由30%提升至80%,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从2013年起,他们不断扩大规模,总投资增加到了500万元,养殖场总面积增加到了100多亩。2020年四大家鱼苗年产100亿多尾,禾花鱼苗年产10亿尾,销售产值700多万元。10名外出打工的群众也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
“2020年我们对佛子镇51个供电台区进行了农网升级改造,已于2021年1月全部投运。这些项目全部竣工投运后,佛子镇鱼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用电更优保障了。”该局新圩供电所主任许恒光说。
该局积极跟进该县鱼苗产业化发展旺盛的用电需求,制定了鱼苗产业化的个性服务台账清单,开展了党员服务队定期走访、专属片区经理“一对一”跟踪服务,确保“用得好电”。
“十三五”期间,该局累计投资 3314.65万元对佛子镇持续进行农网改造升级,有效保障了鱼苗产业发展的用电负荷需求。“十四五”期间,该局计划投资1454万元对佛子镇开展农网改造升级,持续提升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为鱼苗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电力支撑,助力乡村振兴。(陈心诚、吴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