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6-29 09:49 浏览次数:
近几年,在与来自各地的水产养殖业者交流时,经常听到他们发出的感叹就是“现在的鱼越来越难养了,也就是鱼病越来越难以治疗了!”
在这篇小文章中,比较详细地分析了鱼病难治的部分原因,并且针对水产养殖业者在治疗养殖鱼类疾病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简而言之,要实现有效地治疗养殖鱼类疾病,即需要做到准确地诊断疾病,正确地筛选到适宜的药物,精准地使用治疗疾病的用药量。只要能在养殖鱼类疾病诊治的过程中,遵循科学规律,杜绝盲目用药,养殖鱼类的疾病就是可以有效地治疗的。
摘要:本文是为了回复许多水产养殖业者提出来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采用水产用兽药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疾病时,越来越难以获得有效地治疗效果了?在这篇小文章中分析了水产养殖业者在诊治水产养殖动物疾病时存在的几个问题,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与途径。
长期从事水产养殖业的人员均可能有相同的遭遇与体会,当前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是越来越难以有效地治疗了。譬如在我国大量养殖的大宗水产养殖鱼类中,由几种所谓条件致病菌引起的“三烂病(赤皮、烂鳃和肠炎)”和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每年均会引起我国淡水养殖鱼类大量地死亡,在淡水鱼类养殖过程中,有效地控制养殖水产动物的细菌性疾病的危害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在最近几个月的时间内,我们实验室接收到多批次从各地水产养殖区域送来要求诊治的患病水产养殖动物,在与各种水产养殖动物饲养者的交流中,得知是因为在水产养殖动物疾病诊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理念和方法的错误,导致了水产养殖动物疾病越来越难以有效治疗的现实状况。在这篇小文章中,将我们了解到的各地水产养殖业者在诊治水产养殖动物疾病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以及我们对诊治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建议,简要地给予介绍,旨在与从事水产养殖的同仁们商榷。
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种类很多,如果按照病原生物种类计算的话,能危害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至少有数千种之多。因此,水产养殖业者面对如此数量众多的水产动物疾病时,要做到准确地诊断每一种疾病,显然是有一定困难的。
因为要做到有效地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疾病,正确地诊断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就是必要前提。当不能做到准确地诊断水产养殖动物疾病时,就不可能做到正确地筛选和使用有效的水产用兽药,而不能有效地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就可能是唯一的结果了。可能正是因为不能正确地诊断疾病,而难以做到有效地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缘故吧,导致在水产养殖现场,就出现了一些错误的用药理念和方法。譬如“治病先杀虫”、“猛药能治病”、“泼洒没有错”等等,诸如此类的一些错误的做法,至今依然在各地水产养殖区域流传甚广,还有不少养殖业者仍然对这些错误理念和做法坚信不疑。
根据农业农村部有关机构对我国兽药质量的监测报告,以往较长时间以来,在我国兽药市场上销售的兽药中,不断地有假、冒、伪、劣兽药被检测到,水产用兽药的质量无疑也有相似的情况。在我国的水产用兽药中,除了有100多种“国标渔药”外,还存在数量众多,而质量参差不齐的水产专用的所谓调水产品。这类所谓的水产用调水产品,被一些制售企业将其包装成“增氧、改底、解毒、培菌、培藻、降氨氮、将亚硝酸盐……”万能的产品,直接给我国各地的水产用投入品市场造成了一派乱象。
因为广大的水产养殖业者,没有筛选和鉴别各种水产用兽药和调水用品质量和功效的能力与条件,而只能靠阅读印刷在包装袋上的内容大同小异、功能神奇无比的产品说明书,是难以挑选到合格的水产用兽药的。而没有合格的水产用兽药,科学、对症、精准用药也就自然成为了一句空线因为无法确定水产用兽药的用药量,难以做到精准用药
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是与药物准确用量、作用对象,即病原生物对该药物的感受性相关的。因此,水产用兽药使用剂量的确定,是应该以能抑制或者杀灭危害水产养殖动物致病生物,而不会对致病病原感染的机体造成药物伤害为前提。在采用水产用兽药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疾病时,要做到既消灭或者抑制病原生物,又不伤害和抑制水产养殖动物自身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机能,就必须要做到科学、精准地使用水产用兽药。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在水产养殖中开始使用抗微生物兽药,作为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的细菌性疾病的水产用兽药。当水产养殖业者在某一个养殖水体使用了某种抗微生物药物后,这个养殖环境中对这种抗微生物药物敏感的菌株就被抑制或者消灭了,而对这种药物具有耐药性(或者说具有抗药性)的菌株,则被选择性地存活下来了。如果水产养殖业者在某个养殖水体中多次使用某一种抗微生物药物的话,能在这样养殖水体中留下来的菌株,一定就是对这种抗微生物药物具有较强抗药性的菌株。几十年时间过去了,在这几十年的时间内,我国并没有完成对全国范围内的养殖水体中,致病微生物药物敏感性的监测工作。因此,不同区域水产养殖水体中致病生物对各种药物的敏感性,人们是并不清楚的。
正是较长期时期以来,我们的水产养殖业者在不断地使用一些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的各种传染性的疾病,病原生物对水产用兽药的感受性也一定是在不断地变化的。由于我们没有实施对病原生物药物敏感性的系统调查与监测,不知道各种病原生物对各种药物感受性究竟发生了何种程度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要准确地确定药物的用量是很困难的,而用药剂量不能准确确定的话,所谓科学、精准用药也就不可能了。
2.1充分利用各地水生动物病害防控实验室,从患病鱼类体内分离致病生物,解决无法确诊疾病问题
前些年,由农业农村部投资在我国主要水产养殖区域內,已经建设了800多家水生动物病害防控实验室。将这些水生动物病害防控实验室充分地利用起来,通过在这些实验室內工作的技术人员,与各地水产养殖业者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坚持常年监测水产养殖过程中出现活动异常的水产养殖动物,通过从其患病水产养殖动物机体内分离、鉴别致病性生物和致病因素,帮助水产养殖业者解决无法确诊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问题。
2.2对于市售水产用兽药和调水用品完成质量检测,帮助水产养殖业者筛选合格药物
利用水生动物病害防控实验室的条件,对市售水产养殖用兽药和调水用品完成对分离菌株和致病性生物的功效性试验,帮助水产养殖业者寻找质量上乘的水产用兽药和调水用品。譬如利用对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试验,比较各种市售水产用抗菌兽药对分离菌株的抑菌效果,为水产养殖业者筛选合格的抗微生物兽药(图1、2、3);利用从养殖池塘中取的池水完成对水产用消毒剂的杀菌试验,比较市售的各种水产用消毒剂对养殖池水中可培养细菌的杀菌效果,为水产养殖业者筛选合格、优质的水产用消毒剂(图4);利用杀灭养殖水产动物上的寄生虫试验(图5),比较各种市售杀虫药对水产养殖动物寄生虫的杀灭和驱除效果,为水产养殖业者筛选安全有效的水产用杀虫药物。
在分离和检查病原生物的基础上,通过针对从患病养殖水产动物体内外获得的致病性生物完成药敏试验,利用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比较各种市售水产用兽药抑菌或者驱杀寄生虫功效的基础上,向水产养殖业推荐质量上乘的水产用兽药。帮助水产养殖业者实施科学、精准地使用水产用兽药,确保水产养殖业者做到科学、精准地使用水产用兽药。
我们在不同水产养殖区域诊治患病养殖水产动物疾病的实践结果证明,在水产养殖动物疾病诊治过程中,只要能做到准确地诊断疾病、正确地选择适宜的水产用兽药并做到科学、精准地使用水产用兽药,就可以获得良好的药物治疗效果。也只有科学、精准地使用水产用兽药,才有可能得以实现农业农村部提出的水产养殖业的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拟邀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南方日报、南方农村报、广东卫视、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财经、南方杂志、农民日报、南方+、南方网、羊城晚报、珠江经济台、珠江商报等
活动规模—约500人,包括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养殖投入品企业、流通加工、餐饮企业、经销商、养殖大户等。
深入广东、江苏、浙江等罗氏沼虾产区以及重要消费城市,对罗氏沼虾养殖投入品、养殖模式、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进行深调研,形成中国罗氏沼虾产业白皮书。
一线走访,考察优质苗企种源,虾苗产销过程,塘头追踪养殖效果,探寻罗氏沼虾苗口碑品牌。
为成功者加油,为奋斗者加冕,评选出中国罗氏沼虾高端饲料、苗种、动保品牌企业;中国罗氏沼虾产业杰出贡献人物;年度潜力罗虾新产品等。
组建国内水产病害专家团,为罗氏沼虾病害防治问题提供指导性意见,助力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联动产、政、学、研、媒等多方资源和社会力量,成立中国罗氏沼虾产业绿色发展联盟,建立罗氏沼虾信息化平台,汇集多方资源全力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会议赞助—组委会接受关心支持罗氏沼虾产业发展的优秀企业为本次大会提供各种形式的会议赞助,包括战略合作单位、联合承办单位、协办单位、支持单位、抽奖赞助、会议用水赞助、会议资料袋冠名等,组委会将尽最大可能为参会企业提供宣传展示的平台和机会,具体情况请咨询大会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