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常见问题

行业新闻 企业新闻 常见问题

我国是癌症第一大国是吃鱼惹的祸?提醒:线类

发布日期:2024-05-18 10:39 浏览次数:

  鱼肉一直是餐桌上倍受喜爱的一种食物,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说:“多吃鱼肉,吃鱼肉会变聪明。”又或者是“吃鱼肉有营养,长得快。”之类的话。确实,鱼肉客观来讲低脂肪高蛋白,氨基酸种类丰富,对人体很有益处。

  然而就在今年三月,一项刊登于《国家癌症中心杂志》的研究却颠覆了人们的认知。该研究涉及了8.8万名中国人,结果显示较高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历史酗酒行为、现阶段的酗酒状况以及高鱼类摄入量与早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研究团队在中国10个地区招募了30至50岁的参与者,完成了调查问卷并收集了性别、BMI、饮食习惯、吸烟和酗酒等潜在危险因素的变量。在这些变量中,研究人员分析了饮食习惯,并发现相较于频繁摄入红肉,频繁食用鱼类与患上结直肠癌的风险更高。

  看到这的朋友们可能就要问了,不是说吃鱼有益健康吗,怎么这会儿又变成吃鱼增大患癌风险了,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先别急,吃鱼确实是有益健康的,下面这三种鱼才会增大患癌风险,主要都是跟吃法有关。

  腌制的咸鱼是很多西北地区喜爱的日常食物,但是咸鱼在研制过程中自带的亚硝酸盐会和蛋白质分解物结合生成一种强致癌物亚硝胺,亚硝胺会大大提高患鼻咽癌、胃癌等癌症的患病风险,对于小孩子来说,患癌风险会更高。

  其实咸鱼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发现会致癌了,早在2020年,在食药总局公布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其中的一类致癌物清单里,编号 96 就是咸鱼。

  然而咸鱼已经成为很多地区家庭必备的一种食物,许多人一时半会可能改变不了饮食习惯,如果实在忍不住想吃,其实也是有办法可以降低风险的。维生素C是可以阻断亚硝胺的形成的,所以在吃咸鱼的时候,可以搭配水果蔬菜一起吃,除此之外,喝茶也能有效防止亚硝胺形成,因为在胃酸环境中茶多酚等绿茶提取物也能抑制亚硝胺的形成。

  相信熏鱼烤鱼或者是油炸的鱼是很大一部分人喜爱的食物,风味很独特,有种特殊的香味,有些人还特别钟爱有点焦了的部位,香味更浓。但是你知道吗,这些鱼类由于都需要很高的温度,在这种情况下,鱼类自带的高蛋白会变成游离氨基酸然后突变成致癌物质苯并芘以及致癌物杂环胺,其中苯并芘的致癌程度甚至超过黄曲霉素。

  不仅如此,鱼类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也会在过度高温之下被破坏,可以说这种鱼除了好吃之外对人体百害而无一利。其实不仅是鱼类,其他烤焦的、炸焦的肉类都会有一定患癌的风险,在日常饮食中,一定要尽量避免焦掉的食物。

  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人都在尝试不同的食物,就比如说日本流行的生鱼片,三文鱼片更是许多年轻人喜爱的食物,虽然说深海的鱼类寄生虫较少,但是国内的三文鱼片有部分是用国产的虹鳟鱼代替的,而虹鳟鱼是国内的淡水养殖鱼,淡水养殖鱼相比海鱼寄生虫更多,而且还有可能在人体寄生。

  吃多了这种生鱼片有可能引起肝吸虫病,并进一步发展为胆管癌等癌症。如果非要吃的话,一定要确保生鱼片是海鱼,此外冷冻条件下寄生虫会被杀死,所以冷冻的生鱼片也是一种选择。

  虽然这几种吃法的鱼会患癌,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对吃鱼抵触,鱼类在安全吃法下还是有益健康的,清蒸对于鱼类烹饪来说最安全,也能更大程度上不让营养物质流失。

  根据专家研究发现,年纪较大的人群应特别考虑增加鱼肉的摄入量。与长期坚持素食的素食主义者相比,每周食用2~3次鱼肉的老年人患病风险降低了20%~35%。从医学角度来看,建议每周至少食用两次鱼类。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