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温差能行业的今天,就是中国蓝色经济的缩影:从“近海养殖”到“深海取能”,从“卖电量”到“卖生态”,从“跟跑”到“领跑”。
一、技术再突破:从“实验室 3%”到“示范 5.5%”,效率曲线已逼近商业化拐点
温差能的核心是“热电转换效率”。十年前,国内海洋温差发电(OTEC)系统转换效率停留在 3%,被业内戏称“赔本赚吆喝”;2024 年,中科院广州能源所联合东方电气推出 5.5% 级模块化闭式循环机组,直接把度电成本腰斩。与此同时,空气温差发电(ATEG)材料取得突破,n 型 Bi₂Te₃ 与 p 型 SnSe 复合模块在 60℃ 温差下实现 8% 转换效率,首次追平欧美公开纪录。
中研普华《2024-2029 年中国温差能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报告》判断:效率曲线已进入“商业化甜蜜区”。理由有三:
1. 材料:国产热电材料成本五年下降 40%,性能提升 25%,摆脱进口依赖;
2. 装备:首台套 500 kW 级 OTEC 机组下线%,打破日本神户制钢垄断;
3. 系统:模块化设计让“小堆可复制”,南海某岛礁项目从开工到发电仅 14 个月,比传统集中式缩短一半。
一句话,温差能已从“科研盆景”变成“产业树苗”,效率突破让商业模型第一次算得拢账。
二、需求断层线:双碳硬约束 + 海岛刚需 + 数据中心的“ 24 ℃ 焦虑”
传统能源需求讲的是“大基地、大电网”,温差能瞄准的却是“分布式、孤网、高溢价”三类场景:
- 海岛刚需:南海 200 多个住人岛屿,柴油发电成本居高不下,且运输补给受台风季威胁,温差能可实现“就地取能、全年无休”;
- 数据中心:AI 大模型爆发,单机柜功率密度飙升,传统风冷已触顶,温水冷却+温差发电的“热电联供”方案,可把 PUE 降到 1.08 以下;
- 工业余热:全国 70% 的工业锅炉排烟温度在 80 ℃ 以上,用 ATEG 模块直接发电,平均回收期六年,比光伏屋顶还短。
中研普华《2024-2029 年中国温差能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报告》需求模型显示,到 2028 年,上述三类场景可撬动温差能装机需求“十倍级”增长。谁能率先拿下海岛、数据中心、化工园区,谁就拿到下一轮的“现金门票”。
表面上看,全国温差能项目屈指可数,真正并网发电的不到十台;但报告深度走访 46 个示范项目发现:
- 海水:只拿到路条、没有负荷、没有产业配套的“裸装备”工程,投运即亏损;
- 火焰:绑定海岛酒店、海洋牧场、数据中心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内部收益率普遍高于 8%,且绿电溢价还在走高。
关键差别只有一条:有没有“荷”——稳定、高价、对绿电有刚需的负荷。中研普华提出“温差能+” 2.0 模式:
1. 温差能+海水淡化:发电后的冷排水可直接制冰、制淡水,一吨水成本比柴油方案低 30%;
2. 温差能+海洋养殖:冷水富含营养盐,可同步养殖三文鱼、海参,亩均产值翻倍;
3. 温差能+数据中心:温水冷却减少空调耗电,温差发电反哺机柜,形成“自循环”微网。
一句话,温差能的出路不是“卖电”,而是“卖冷、卖水、卖碳、卖服务”,谁把副产品做成主产业,谁就拥有“超额收益”。
过去,可再生能源靠“度电补贴”活着;今天,温差能的收益表上出现四行新科目:
- 准许收益:把增量配网机制复制到温差能,准许资本金内部收益率 7%,保底收益;
- 绿电溢价:广东现货市场绿电溢价最高曾出现“天花板价”,温差能凭“可调度、无弃能”优势,溢价高于海上风电;
- 辅助服务:温差能机组可 100% 黑启动,成为海岛微网“最后一度电”,调频价格是同容量柴油机组的 1.5 倍;
- 碳资产:南海某岛礁项目一年可产生 CCER 数万吨,按最新碳价,收益足以覆盖运维成本。
中研普华《2024-2029 年中国温差能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报告》判断:温差能正从“靠补贴”转向“靠市场”,综合收益上限被重新打开。未来五年,谁能拿到“绿电溢价+辅助服务+碳资产”三件套,谁就能把项目 IRR 提升到两位数。
2024 年起,沿海各省招商手册出现同一关键词:“温差能示范岛”。中研普华把全国 53 个沿海区县按“政策力度—产业密度—深水港”三维打分,得出“温差能投资友好度 TOP10”,前十分别是:海南三沙、广东湛江、福建宁德、山东烟台、浙江台州、广西防城港、广东阳江、海南儋州、福建莆田、上海临港。共同特征:
- 政策: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把温差能列入“十五五”海洋经济规划首页,设备补贴最高 30%,并承诺“海域使用金减免”;
- 产业:园区已落地海洋牧场、数据中心、海水淡化“三大刚需负荷”,保底售电有保障;
- 深水港:可停靠 5000 吨级运维船,大件设备上岸即可安装,物流成本比陆运低 20%。
《2024-2029 年中国温差能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报告》预判,2025-2028 年全国 80% 的温差能新增装机将落在上述“黄金海岸”,传统“政策洼地”若不能及时补上产业、港口短板,将面临“项目外流”。
六、资本暗流:并购窗口只剩 18 个月,“Pre-REITs”估值已提前抬升
中研普华资本部跟踪显示,2024 年 1-9 月,温差能领域股权融资 12 起,是 2023 年全年 2.5 倍,但单笔金额缩小 40%,呈现“早、小、贵”特征:
- 贵:头部热电材料企业 PS 估值已看齐半导体,只因“双碳+国产替代”双重逻辑。
更值得注意的是“Pre-REITs”基金入场:把已并网、现金流稳定的温差能海岛项目打包,提前 18 个月做股债梳理,为 2026 年基础设施公募 REITs 铺路。预计首批温差能 REITs 派息率 5% 以上,比光伏 REITs 更稳,因其“无弃能、无补贴拖欠”。
一句话:资本正在用“半导体估值”买温差能成长,用“公用事业估值”卖成熟项目,窗口期仅剩 18 个月。
温差能行业的今天,就是中国蓝色经济的缩影:从“近海养殖”到“深海取能”,从“卖电量”到“卖生态”,从“跟跑”到“领跑”。
中研普华依托专业数据研究体系,对行业海量信息进行系统性收集、整理、深度挖掘和精准解析,致力于为各类客户提供定制化数据解决方案及战略决策支持服务。通过科学的分析模型与行业洞察体系,我们助力合作方有效控制投资风险,优化运营成本结构,发掘潜在商机,持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若希望获取更多行业前沿洞察与专业研究成果,可参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4-2029 年中国温差能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报告》,该报告基于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为企业战略布局提供权威参考依据。
3000+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
行业进行多年跟踪研究,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解读行业市场,深度挖掘行业潜在商机;科学运用研究模型,多维度对行...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
天气条件极易诱发过敏,易过敏人群尽量减少外出,外出宜穿长衣长裤并佩戴好眼镜和口罩,外出归来时及时清洁手和口鼻。 紫外线辐射强,建议涂擦SP...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09月09日讯,有投资者向天马科技603668)提问, 尊敬的董秘,您好!有新闻报告最近鳗鱼销售价格暴涨,是否属实?请具体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