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唐山市曹妃甸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不断加大虾蟹良种及新模式推广力度,摸索出的“海水池塘多品种养殖技术”、中国对虾“黄海系列”和三疣梭子蟹“黄选2号”推广品种连续两年被省农业农村厅、唐山市农业农村局推荐为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受到广大养殖户欢迎,实现了海水池塘良种覆盖率100%。
海水池塘养殖是沿海渔民致富的传统产业,是河北渔业重点发展的三大产业带之一。曹妃甸位于环渤海地区核心地带,全区海水放养总面积11.1万亩,海水养殖产量6.5万吨,是唐山市重要的海水养殖基地,也是北方著名的中国对虾、红鳍东方鲀养殖基地。随着产业的发展,种质退化、养殖资源被挤占、病害频发等问题日趋严重,传统的、单一的、粗放式的养殖模式逐渐向多品种化、生态化、高效化方向转变。新形势下,曹妃甸区水产技术推广部门积极引进中国对虾“黄海系列”、三疣梭子蟹“黄选系列”等优质新品种,调整养殖结构,研发、集成新模式、新技术为主线,从良种、技术、健康管理等方面出发,合理品种搭配和优化养殖技术模式,促进海水池塘物质、能量合理转化,提高池塘水域内在潜力,减少养殖废水污染和用药的盲目性,提高了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产品安全性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起到了保护作用。
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曹妃甸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摸索出虾-蜇-蟹、虾-鱼-贝、虾-蟹-藻等多种混养模式,在底泥放养菲律宾蛤仔、缢蛏等埋栖性贝类,底层养殖海参、梭子蟹,中层养殖河豚、对虾,池塘上层养殖海蜇,采取这样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贝类摄食底泥中有机碎屑和细菌,鱼类、蟹类摄食弱虾、病虾及对虾残饵、粪便,海蜇滤食浮游生物等,养殖生物排泄物肥水又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池塘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达到互利共生的效果。一方面净化水体环境,有效切断病毒及传播途径,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增产增收。据统计,多品种混养模式亩综合效益2000元以上,同比传统单一养殖模式提高效益1倍以上。
★ 农业农村部:2022年国家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抽检合格率为99.9%
重要提醒:近期有作者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假冒科学养鱼投稿网站,投稿后不仅没有下文,更有的被骗取版面费等,本刊投稿网址为: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和审稿费,稿件一经录用,即付稿酬!敬请选择正确网站投稿!
科学养鱼致力于普及养殖技术与养殖信息分享,为中国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渔民增收助力,与笔者联系(请注明地区+姓名+关注品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南通市滨江临海,海水与淡水资源充沛,各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截至2020年底,南通市水产养殖面积达155万亩,位列江苏省第二,养...
近年来,唐山市曹妃甸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不断加大虾蟹良种及新模式推广力度,摸索出的海水池塘多品种养殖技术、中国对虾黄海系列和三疣梭子蟹黄选...
核心提示: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徐跑研究员、闻海波研究员牵头制定的安徽省地方标准《橄榄蛏蚌池塘养殖技术规程》(DB34/T...
江苏省,地势平坦、水系发达、气候适宜,为水产养殖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是大宗淡水鱼类养殖还是特种养殖产量在国内都处前列。近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