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标准化生态养殖、生态池塘尾水处理、鱼菜共生和虾稻共作……近年来,广东省肇庆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农业农村的工作要求,以“稳量提质,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提高渔业综合发展能力为中心,跳出传统养殖模式,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全力打造水产百亿产业集群,大力推进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肇庆市已经完成了2万亩养殖池塘的升级改造任务,2023年还将推动6万亩养殖池塘的升级改造工作。
位于鼎湖区沙浦镇的观星农业数字化渔业养殖基地是国家新型水产养殖标准化示范区。 基地总占地面积约1100亩,背靠西江优质水源,开展集装箱式绿色循环水养殖,养殖的鱼类有草鱼、彩虹鲷、禾花鱼等,虽然养殖密度较高,但由于采用了生态池塘的技术,箱内的鱼活力满满,一把饵料撒出去就引来一阵抢食。
据观星农业的技术负责人介绍,在该企业“集装箱式+生态池塘”的养殖模式中,养殖对象集中在养殖箱内,池塘不再投放大量鱼苗、饲料、渔药等,传统池塘变为养殖水循环净化塘和生态湿地,采用“三塘四坝一湿地”的工艺流程,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微生物和藻类植物等协同作用,对养殖尾水进行生态化处理,从而实现生态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达到无污染、零排放的目的。
“这种养殖模式在2018年~2020年连续三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肇庆市农业农村局渔业发展科的相关人员介绍,目前该技术在观星农业的应用效果良好,该企业也是国内首家致力于“集装箱+生态池塘尾水处理”技术研发和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引领性技术模式推广应用方面,“集装箱+生态池塘”集约养殖与尾水高效处理是肇庆市大力推广的技术模式之一。
池中养鱼、岸边种菜,生态循环、鱼菜共生。 2022年5月份,佛山市驻四会市江谷镇工作队依托优质水库资源,积极招商企业投资建设了“鱼菜共生”智慧陆基养殖加工基地,项目以养殖草鱼、加州鲈鱼、优质虾等为主,在拓展水产预制菜加工产业的同时,鱼加工后的废料经提取后用于蔬菜种植肥料,实现了生态循环。
池中种稻、池边养虾,稻虾共生、生态环保。由佛山市高明区驻高要区白土镇工作队引进并重点发展的“稻虾共作”生态农业示范项目是在水稻种植与虾类养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生态种养技术,其利用生物之间共生、相互促进、循环利用等生物学原理形成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
“白土镇拥有成熟的罗氏虾产业链优势,项目选用的成功实施及推广,将助推白土镇乃至周边地区撂荒地复耕复种和罗氏沼虾产业发展,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佛山市高明区驻高要区白土镇工作队黄慧文表示。
据介绍,为贯彻习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广东省支持2022年晚造粮食生产12条措施》等文件精神,2022年,肇庆市正式开展鱼塘种稻试点试验,因地制宜打造多元化“稻渔模式”,目前,全市已推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600余亩。
“鱼菜共生、虾稻共作等作为多元化‘稻渔模式’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市在渔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一种新路径探索。”肇庆市农业农村局渔业发展科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打造多种新型立体种养模式和高效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示范点,能够提高水稻和水产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
2021年12月,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珠三角百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绿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肇庆市出台《肇庆市养殖池塘升级改造绿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明确用3年时间对肇庆市养殖池塘升级改造,以规模养殖场、连片养殖场为重点,推进13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绿色发展。
2022年,肇庆市按照“池塘规整、深度适宜、灌排配套、设施先进、道路畅通、功能完善、环境美化”为建设标准完成了全市2万亩池塘升级改造,部署建设了4个省级示范性美丽渔场,分别为鼎湖区荷渔藕合美丽渔场、高要区金龙示范性美丽渔场、南湾示范性美丽渔场和四会市迳口镇示范性美丽渔场,统一建成一批集休闲观光、绿色循环、高效智能于一体的养殖示范区。
为进一步推进肇庆市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近年来肇庆市通过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努力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区,引导和带动地方全面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进一步提升水产养殖业整体发展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2023年‘加快6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的任务,以此推进渔业转型升级,提升渔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肇庆市农业农村局渔业发展科的相关人员介绍,此外还要推进4个省级示范性美丽渔场建设,重点抓好鼎湖、高要、四会国家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县建设,持续开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重点抓好海大集团高要罗氏沼虾水产良种示范基地落地建设,推进鼎湖沙浦加州鲈、乌鳢良种示范基地二期建设,着力提升全市水产种苗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目前,肇庆市鼎湖区、高要区、四会市、怀集县、封开县和德庆县已相继成功创建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区(县),创建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区(生产主体)40余个,不断提升肇庆市渔业生态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有力推进了全市渔业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
江苏省南通市滨江临海,海水与淡水资源充沛,各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深入,地表水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
水产标准化生态养殖、生态池塘尾水处理、鱼菜共生和虾稻共作近年来,广东省肇庆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农业农村的工作要求,以稳量提质,...
池塘标准化改造是宝应农业部门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标准化改造可以提高池塘养殖效益、促进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截累计完成池塘标准化改造面积...
广西有4000多座水库,水域资源丰富,水环境优良。5月28日,记者从广西农业农村厅获悉,广西立足水库资源特点大力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现有56家企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