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江城县积极探索“稻虾共养” 的生态模式,巧妙利用低洼田地与山田,因地制宜构建“稻+”多赢新格局,探索走出一条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新“稻”路。
近日,走进江城县嘉禾乡联合村石头寨村民小组,10多亩稻田经过修整后已经引入水源,稻农们端着一框框龙虾幼苗,沿着稻田均匀地投放,播撒增收致富的希望。
嘉禾乡联合村石头寨村民小组村民翟发成说:“我们也是第一次尝试养虾,养得好的话,我们还会继续扩大规模,继续养殖,希望这次能有一个好收成。”
“今天我们放的品种叫澳洲淡水龙虾,学名也叫红螯螯虾,它属于热带品种,特点是生长快、肉质好、出肉率高,也是名贵的淡水虾种之一。我们选择在江城这里做示范,一个就是气候原因,因为这种虾在高温的季节下,生长得更快;再一个就是江城的生态环境优渥,水质非常好。”云南霖德澳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施雁兵介绍道。
以稻养虾,以虾促稻。通过这种混合种养的模式,红螯螯虾的排泄物可作为水稻的天然肥料,为水稻提供有机肥料,提升了稻米的品质;红螯螯虾又以田间的危害性幼虫为食,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农药的投入施用,进而起到改良土壤和提高肥力的作用。同时,稻杆为虾苗提供栖息所,发挥了保温作用。稻虾共生、农渔结合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从而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目标。
据悉,此次投苗选用优质的红螯螯虾苗种,每亩投放1500尾,投苗面积10亩,合计投放15000尾。养殖效益估计平均亩产70公斤,按照成虾80元每公斤计算,亩产值可达5600元,在不影响水稻生长的情况下,每亩可增收1500元至2500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韦沿竹 谢诗仪)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
普洱市江城县积极探索稻虾共养 的生态模式,巧妙利用低洼田地与山田,因地制宜构建稻+多赢新格局,探索走出一条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新稻路。 近日,...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养殖模式转型是关系到产业能否生存下去的问题,必须引起所有水产人的重视。 近年来,环保高压之下,大宗淡水鱼养殖面积不断...
4月1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淡水鱼类绿色智能养殖模式构建与应用示范重点专项课题淡水鱼类绿色智能养殖模式构建与应用示范(鳗鲡板块)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