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日报讯(记者殷珂通讯员张国庆程用家)大冶革新传统池塘养殖模式,以秀水湾基地为试点,率先引进池塘“零排放”绿色高效圈养技术。17日,记者在保安镇大垅村秀水湾养殖基地看到,基地池塘多了12个蓝色的大水箱,水箱里面的鱼儿在水流中来回游动。
据秀水湾养殖基地负责人梁瑞祥介绍,绿色高效圈养技术最大的核心是集中排污,能及时有效地收集鱼类代谢物和残剩饲料,改善水质,确保池塘良性循环,实现养殖废水“零排放”。圈养箱是整个系统的主体和中心——通过流水养殖池底层微孔增氧、气提式推水增氧,实现高密度养殖——养殖废水经过固液分离塔沉淀分离、外塘生物净化后,进入人工湿地进行脱氮降磷处理,净水回流池塘重复利用,为养殖鱼类提供稳定、可控的环境条件。
近年来,湖库纷纷退出商业养殖模式,池塘养殖比重大幅增加,可以填补部分水产品市场空白,然而池塘养殖普遍存在养殖水环境劣化、病害频发、养殖效率不高、产品质量安全等诸多问题,制约了水产业可持续发展。高效圈养模式既节能减排,降低饲料、渔药成本,又提高了养殖鱼类的品质,促进渔民显著增收,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原标题:广东长辰渔业生态循环圈养模式;传统池塘改造以实现增产增效的不二之选 在传统的池塘水产养殖中,限于池塘水体面积大小以及传统粗放型养殖...
黄石日报讯(记者殷珂通讯员张国庆程用家)大冶革新传统池塘养殖模式,以秀水湾基地为试点,率先引进池塘零排放绿色高效圈养技术。17日,记者在保...
庆百年华诞,近日CCTV17《致富经》特制节目,十集系列纪录片《大地渔歌》:从凭票供应到年年有鱼,中国渔业在挫折中奋起,在奋斗中壮大,为世界提供...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海洋鱼类的消费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因此为了满足国内的海洋鱼类消费市场需求,在耗资7000万之后,中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