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本土作家出版的书籍在2023上海书展三明分会场暨第十七届“书香三明”全民读书月活动现场,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喜爱,成为展会上的一大亮点。走进会展现场,中心舞台旁的位置,四个书柜,满满地放着三明本土作家近年来出版的各种书籍。
上海书展是国内外闻名的大型书展,是知名的大型图书文化活动。今年的上海书展,在三明设立了分会场,展现了沪明合作的新成果。借这次上海书展入明的时机,三明市文联、三明市作家协会精心筹备,二十几位三明本土作家参与书展活动。书展开幕前两个月,市作协就向全市作家发出征集通知,作家参加于8月17日至20日在市会展中心举办的书展和全民读书月活动,在活动中展示、现场售卖三明本土作家的书籍。征集活动受到了本土作家的欢迎,经过申报和集中,此次共有符合参展条件的20多种图书在书展上亮相。
作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型书展,在互联网时代,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上海书展每届书展为读者精心准备了15万余种图书,全面展示全国出版界图书、音像电子、报刊、数字出版、版权等领域最新的出版产品和成果。
经过十余年的积累沉淀和品牌塑造,上海书展以“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为主题,秉承“立足上海,服务全国,服务读者”的理念,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从一个区域性的地方书展,逐步成长为一个全国性的重要文化盛会。在三明分会场,三明本土作家图书的集中亮相,给书展增添了地方出版文化的元素,丰富了书展的主题。
海派之大,兼收并蓄。三明之韵,韵在多元。此次书展,三明市文联、三明市作家协会开设“三明优秀本土作家作品展”专柜,集中展示的三明本土作家作品,题材广泛。有历年来出版的红色文化题材作品,近年出版的书写地方历史地理人文的作品,本土作家抒写自己人生经历的文学作品,本土作家对地方文化和文学审美的追寻足迹,原创的诗歌小说散文。当中最为突出的是三明作家写三明的文学新作。在这些作品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三明市作家协会绿笙(林域生)创作的长篇小说《三明往事》,受到众多读者的关注和好评。这部从历史长河中截取时间断面,讲述三明一段不可磨灭的建设发展史的长篇小说,刚刚获得第十届福建省百花文艺奖。福建省作家协会副黄莱笙评价这部作品:“它不仅仅停留在三明人追问自己所在城市文化出身的好奇心上,而是已经超越了一个小区域的故事讲述,写三明而不只三明,由点及面,抵达了更高层面的开创与成长的历史风云。”这部作品在书展上引发了不少读者对三明历史往事的思考。一位参加书展的读者说:“《三明往事》如同一个视窗,展现了一段作为三明人应当了解的往事。今天在这书展上亮相,又有它不一般的意义。”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三明市作家协会副田仲(苏诗布)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深藏不露》,以集美大学内迁大田这段历史为题材,叙写了一段惊心动魄的田阳往事。如同作者在引言中所说:“我所知道的田阳往事,虽说是藏了几十年,但最终还是显露出来了,这缘于田阳那些依然保持完好的旧屋,缘于它们在抗战时期所发挥的特殊作用,缘于它们接纳了从远方而来的海洋学院的学员,让他们有自己的教室,有自己的生活场所。”
在“三明优秀本土作家作品展”专柜,红色文化题材作品,引起不少读者的兴趣和关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三明市作家协会副鸿琳(刘建军)的长篇小说《血师》,讲述红34师的宁化子弟从宁化出发,最终血洒湘江的故事,引起不少读者的阅读兴趣。
而一些用文学笔法推介三明的读本,也引发了年轻读者的喜爱。一位今年大学刚毕业的读者,手捧一本《三明读本》,与旁边的读者做了交流,他说:“现在不少地方和城市,都有读本。这些读本以作家的视角,讲述了地方和城市不同的一面,读了让人耳目一新。”
本土作家贵在书写乡土。《新阳记》《管前传》《八字桥》等乡土散文作品,不少读者对它们表现出很高的阅读兴趣。一位读者说:“这些用纪实手法写作本乡本土的作品,具有时代感,也有接近性。特别是对年轻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次不可缺少的补课。”读者王育忠说:“一群三明本土作家,他们在几年前就开启乡村文化之旅,走进尤溪新阳镇、管前镇、八字桥乡的53个建制村,访问了600多人,完成了225篇文稿,累计123万字,最终编辑出版了三部作品。这是三明作家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有力实践。”
对此,三明市文联纪任才表示:“立足本乡本土,大力推进乡土文艺创作,讲好三明故事,这是三明文艺家努力发展的方向。”
人在三明,讲三明话。几位读者在书展柜台交流着平时的阅读心得,他们感慨在三明,人们来自五湖四海,讲方言,更多讲普通话。这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这样的文化在这次本土书展上得到了体现。读者李志祥拿起一本本土作家的小说集,又打开了一本三明诗人的诗集。他说:“以前,在外地的书店,关注更多的是各类出版新书。今天在这里,读读本土作品,感觉有乡土味,更接地气了。”读者朱兆煊是尤溪人,在福州工作,当他看到书中登有自家人写的诗词时,特别兴奋。他说:“尽管平时没有太多机会接触到文学圈人士,但通过作品就能了解作家,了解作家生活的场景和他们脚下那片土地。”
“这次三明本土作家作品集中展示,展现出了三明作家的整体创作状态。三明文坛始终不乏精彩之处,三明诗群在全国颇有名气,三明的小说创作也呈现上升的态势。这次书展也是一个契机,在展示作品的同时,也能带动本土作家的创作,用他们手中的笔,更好地写好三明,记录三明的山乡巨变。”三明市作家协会绿笙说。
城市的文化是人们安居在城市当中,保证城市能够永续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上海书展三明分会场虽然闭幕了,但书香余韵犹存。有读者认为,三明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其中精神文明建设的板块尤为突显,精神文明离不开书籍。书籍离不开文化的多样性,各种领域、各种层次文化的会面碰撞,理解融合,其中既有各美其美又美人之美的,也有只以己为美而以人为丑的。通过较长时间的此类文化的会面、碰撞,才能达成一定程度上的城市和地域文化平衡,呈现出新的包容与发展。这道出了不少读者的心声,也是三明本土作家未来创作的努力方向。
从福建到宁夏,从武夷山到贺兰山,从闽江到黄河1996年开始,福建和宁夏建立对口协作关系。27年来,两省区一届接着一届抓、一任接着一任干,将单项扶...
三明市本土作家出版的书籍在2023上海书展三明分会场暨第十七届书香三明全民读书月活动现场,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喜爱,成为展会上的一大亮点。走...
近日,中国三明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举行。会议深入学贯彻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强调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领会好决...
他认为,集中体现了中非关系的与时俱进,显示出双方紧随时代潮流、不断开拓进取、探索合作契合点的显著特征,这将继续引领双方在现代化道路上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