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为农业大省,肩负着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双重使命。近年来,我省深入学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战略部署,全力推动农业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工作走深走实,为推动全省农业绿色发展,在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提供了坚强支撑保障。
一是整县推进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以“两减两高一提升”为目标,投资42.3亿元在46个县(市、区)实施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构建起“六大工程”协同治理体系。
二是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65个,在15个县实施畜禽产业绿色发展项目。全省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7%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
三是稳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工作。在157个县开展科学施肥(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在24个县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2.5%。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融合发展,开展“百县千乡万户”科学安全用药培训。截至目前,全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7.6%。全省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保持稳中有降态势。
一是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水平有效提升。大力开展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构建县、乡、村(基地)三级农膜回收网络。全省废旧农膜回收率稳定在84%以上。《四川深入推动农田地膜治理积极探索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西南模式”》入选发展改革委地方塑料污染治理典型经验。
二是秸秆综合利用迈向精准化多元化高值化。累计实施87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形成了“秸秆肥料化为主,饲料化、燃料化为辅,原料化、基料化为补充”的多元利用格局。全省累计建成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超300个,培育秸秆利用市场主体3100余家。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三是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水平有效提升。在全国率先建立并推广应用“三制三平台”(押金制、积分制、有偿制,农药销售管理信息平台、农药包装废弃物综合监管平台、十二分制信用信息平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机制,相关做法被《人民日报》整版报道。截至目前,全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78.4%,较2020年提高8.4个百分点。
一是长江禁渔效果初步显现。建立健全政府统筹协调、部门协同配合、运转高效顺畅的禁捕工作长效机制。全省持证渔政执法人员2461人,组建长江流域规模最大的渔政协助巡护队伍。建设长江禁捕“亮江工程”监控点位2589个,覆盖重点禁捕水域5000余公里。紧盯“一江五河”、跨界交界等重点水域持续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查办涉渔违法案件1.8万余件,保持了严打高压态势。2020—2022年,我省连续三年在禁捕退捕考核中获良好等次,2023—2024年度获优秀等次。
二是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监管,依法依规开展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涉渔工程水生生物影响评价。科学规范开展增殖放流,连续11年在6月6日与全国同步开展“放鱼日”活动。成立农业农村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基地和农业农村部宜宾长江鲟人工繁育基地,2023年长江鲟野外繁殖试验首获成功,2024年长江鲟天然水域产卵场改造与自然繁殖试验再次取得成功;川陕哲罗鲑全人工繁殖技术于2024年取得成功。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设置134个水生生物资源监测点位。全省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较禁渔前上升2个等级,累计建成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40个。
三是切实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出台《四川省水产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标准宣贯,进一步规范水产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监管。累计争取落实中省财政资金8.59亿元,支持32.87万亩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邛崃市、盐亭县、大竹县等10个县(市、区)成功创建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一是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累计推进9851个村、298万余户卫生厕所建设。井研县“四度而为•农村厕所换新颜”经验被评选为2021年全国农村厕所革命典型范例。丹棱县农村“探索厕污共治模式、绘就净美乡村”入选2024年全国乡村建设机制创新十大典型案例。
二是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施文明村镇创建、“星级文明户”和最美庭院评比,设定“村庄清洁日”,设立“积分超市”,充分利用“川善治”平台功能,创新推广保洁员与管护员“多员合一”运行管护模式。全省共计25个县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三是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支持60个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县项目建设。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截至目前,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管控)率达77%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达98.5%以上。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连续5年获督查激励。
试点推动建设省级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站点,初步构建起覆盖“产地环境-农田面源污染-农田温室气体-农田残膜-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农业野生植物”的多元监测体系。
组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厅际协调机制和专家委员会,完成外来入侵物种首次普查,汇交普查数据19.15万条,基本摸清我省外来入侵物种底数。在关键地区布设400余个监测点位,常态化监测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变化。开展2次省级灭除活动,实施福寿螺联防联控攻坚行动,推进“一种一策”精准治理。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对空心莲子草探索出用蛇莓“以草控草”、用莲草直胸跳甲“以虫治草”的生物防治方法;对福寿螺研发出水体DNA宏条形码早期快速检测技术,创制了诱捕装置,筛选到安全的天然杀螺化合物。
修订并发布《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优化完善农业野生植物采集利用许可程序。建成万源野生大豆、苍溪野生猕猴桃原生境保护区,推进旺苍野生茶原生境保护区建设。依托苍溪县野生猕猴桃原生境保护区,培育出猕猴桃新品种11个,收集保存优良资源1600余份,培育杂交个体1.5万个,有力支撑了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累计投入财政资金9500万元,扎实推进沼气工程、“沼改厕”、低零碳乡村等110余处项目建设,在引领我省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中迈出了坚实步伐。西昌市黄水塘村和米易县龙华村、安居区海龙村分别成功入选全球环境基金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全国首批低碳乡村培育项目。
下一步,我省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久久为功,持续巩固拓展环境治理成效,统筹推进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步伐,为乡村全面振兴筑牢生态根基。
你看这虾,多漂亮!早上七点,在滁州市来安县汊河镇相官村的虾光溢彩共富工坊,村民赵东明已经在养殖池边忙碌。 在7000平方米的现代化车间里,记者...
四川作为农业大省,肩负着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双重使命。近年来,我省深入学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战...
据介绍,根据气象监测情况,今年4月下旬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2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5%,截至6月13日,大部分地区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超60天,郑州等...
从今日全国花鲢活鱼批发市场价格上来看,当日最高报价28.00元/公斤,最低报价11.00元/公斤,相差17.00元/公斤。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农 产 品行业内竞争...